积极课堂彰显育人价值,联合调研助力专业发展
来源: | 作者:张益嘉 | 发布时间: 2023-03-06 | 11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3月3日,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听取汇报、评课交流等方式对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进行调研。

听取汇报,精准把脉明方向

专家组首先听取了我校许志君校长《学科育人视角下的积极学习新样态实践》的工作汇报。报告从“课程实施”、“课堂变革”、“学习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传达了东亭实小“追求积极学习的新样态”的发展理念。随后,专家组参观了学校长廊“书籍博物馆”,欣赏学生基于探究“中华笔纸墨,千年字书印”的手工作品展。

听课研课,专业引领促成长

上午,各学科研训员随机踏入教室,沉浸式体验课堂新样态,全方位听课23节,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心理等12门学科,同时对语、数、英、科学等学科进行了小样本检测。

中午,市区教研员们分别与执教者深入交流。基于学科特质,从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再到立足素养提升的特色教风,专家们的精准把脉、精细指导为执教者的专业发展开具了良方,注入了动力。

反馈交流,高位引领指方向

下午,无锡市教科院德育室主任张烨主持本次教学调研的集体反馈。

张主任认为我校的德法和心理课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在区域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建议学校进一步强化学科的实践和行为指向;进一步强化学科教学与班集体建设之间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大学习力度,提高政治站位。

无锡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陆早才老师认为,东小的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儿”,充满了童真童趣。建议加强学生阅读中对深层意义的理解及写作过程中思维逻辑性的训练。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伟星副主任盛赞我校数学团队思考力、研究力和实践能力强,平时教学扎实,小样本检测成绩优异。建议测量版块教学对学生进行量感培养,教学中关注学生模型意识,关注儿童经验的延续性和阶段性。

无锡市小学英语教研员万琰老师认为,学校的英语课堂从学习理念上体现了素养教学到素养培养的转向;学习资源及教材的多维开发体现了多模态课内外资源的串联、融合和补白;学习方式的选择体现了师生共学、多维互动;学习策略的动用体现了问题驱动思维模式。建议教学目标引导进一步优化,活动设计进一步开放,支架设计进一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书写进一步规范。

滨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研训员张燕老师认为,执教老师课程意识强和生本意识都非常强,能够关注科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善于分工合作,规范熟练。建议教师加强教材文本的解读,学生加强科学的表达和记录能力培养。

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德法、综合实践研训员李涛老师认为,综合实践课直面生活,找到真问题,突出一个“真”;老师学生放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突出一个“活”;学科融合,学生素养得到提高,突出一个“实”。建议课程思政指向价值体现,除了关注知识方法的技能化,更要关注情感的浸润化。

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劳动研训员孙蝉玉老师认为,课堂上通过试错激发动机,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技能,同时也获得了美育体验,学生在劳动中享受快乐。

无锡市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史弘文老师认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教学实力强,教学中联系生活,大胆应用传统文化知识尝试跨学科教学。建议学校将创客教室升级为信科实验室,学校信科团队能够带动区级团队研究新课标,实践新教学。

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研训员张湘君老师感叹于课堂的“真实灵动”和“唯美丰厚”。建议学校三部音乐教师多开展教研活动,凝聚集体的力量,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无锡市体育教研员黄建强老师夸赞两位青年体育老师为可塑之才,教学规范,讲解示范到位,基本功扎实。建议体育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素养的提升,学校需着力构建体育特色,引导品格提升。

无锡市美术教研员王晓伟老师高度评价我校的美术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国家课程的落实情况。建议做好新课标要求下美术课堂的转型,关注学生自学习空间的架构,开展集团大教研研讨活动,让每位青年教师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在专业发展上不断进阶。

黄伟星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学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秉承敏求校训,结合新课程标准,潜心课堂研究,促进积极学习的课堂变革。

锡山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华晓薇做出总结:希望我校能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学科育人的常态;坚持优质均衡,落实全员发展的目标;坚持科研引领,落实教学减负增效,将我校的积极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学校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许志君校长表示,会以本次联合调研为契机,积极推进课堂新样态,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上做出东亭实小积极教育的新探索。











撰稿:张益嘉

摄影:信技组、学科组

审核:樊星群、徐宏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