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研习促成长,“我型我秀”展风采
来源: | 作者:张益嘉 | 发布时间: 2023-03-14 | 93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践行立德树人,探索育人新模式,构建课堂新范式,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发展,2023年3月6日至10日,我校“阳光俱乐部”第二年青年教师“我型我秀”教学展示活动如期举行。24位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和师傅们的带领下认真解读课标、钻研教材、研讨学案、探讨教法学法,展示了自己两年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学、所悟。

语文组的5位青年教师立足新课标,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将课堂让给学生,充分提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刘艳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构思巧妙,让学生体会到“求”的丰富意味,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沈诗华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神州谣》,生动的描绘,丰富的肢体语言,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把学生带进了神州大地绚烂的美景中;田怡丹老师执教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通过设置探寻名字之秘、韵律之秘、句式之秘、写字之秘等任务,使同学们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沈力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巧设“乘坐梦想号列车”的情境,通过“猜职业”、“说梦想”、“访梦想”引导学生说清楚、问明白,充分锻炼孩子的口头能表达力;李佳佳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板块清晰,紧扣寓言故事单元要素,引入评价互学单,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朗读情况,体会角色的特点;熊彦琳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鹿角和鹿腿》,她利用学习单梳理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感悟,从而有所收获;高雅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蜜蜂》,运用有趣的板贴和画路线图的形式,将复杂的实验过程变得清晰直观,在一次次的由扶到放的进阶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组两位青年教师基于新课标理念,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精心备课,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未来可期。方星元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认识方向》,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为引领,通过辨一辨、指一指、转一转等活动丰富学生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邹心怡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认识百数表》,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观察百数表,找寻数字中的规律,结合多层次活动玩转百数表,在乐趣中提升数感。

英语组的8位青年教师准备充分,精准把握新课标要求,抓住学段与学科特点精心设计课堂,秀出了别样风采。沈果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U3 Is this your pencil第三课时》,以独特的视角深挖文本语用知识,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感知语言;沈彬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U3 Is this your pencil第二课时》,巧设情境引入重点句型,在游戏中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解决问题;赵悦老师执教六年级英语《U4 Road safety第三课时》,通过创设情境将教学活动有机串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意义;林晓颖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U4 Seeing the doctor第三课时》,活用卡通板块情境推进教学,利用丰富的视频资源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张蕾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Asking the way第三课时》,在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中推进句型、文化教学,课堂氛围和谐融洽;金怡老师执教四年级英语《U3 My day第三课时》,课堂动静结合,利用歌曲板块人物融合本单元主题,在表演中熟练语言表达;陈宇婷老师执教四年级英语《U3 My day第二课时》,她认真解读教材,补白课文情境,利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朱纯瑜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U4 Seeing the doctor第一课时》,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关注关键句,利用真实教具提升学生的表演兴趣。

非工具性学科的老师们展示的课堂亦是有“型”有特色。戴瑶老师执教五年级音乐《凤阳花鼓》,设计巧妙,将民歌歌曲的学习置于相关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之中,采用边唱、边奏、边舞的教学手段,展现了一节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民歌课堂。林勇志老师执教三年级体育《障碍跑》,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钻、绕、跳、跨的方法,设置障碍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韩奔老师的《篮球—原地运球》以游戏的形式,由易到难,引领学生探索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掌握运动要领。冯云怡老师执教一年级美术《我的地图》,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设计校园地图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充分感受到如何设计地图路线与设施的重要性;张浩鑫老师执教六年级美术《漂亮的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主探究,不仅从造型方面感受了鞋的美丽,也从鞋的文化内涵欣赏感悟,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王琰老师执教四年级信息科技《修饰表格》,结合学校课程周活动,创设修饰课本剧展演报名表情境,设置“变一变”“调一调”“对对齐”“添添彩”四个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吴梦娟老师执教三年级科学《纸》,以亲切的语言、恰当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从纸的来源到研究纸的性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科学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近年来,学校围绕“敏求树人”总体目标,在“长成一棵大树”的积极期待下,为教师量身定制了“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三个专业发展梯队,根据教师个性能力,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建构梯队发展的滚动成长网络,形成层级式教师发展“阳光联盟”,通过“植根”计划、“立杆”行动、“扬枝”展台,开展“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在本次“我型我秀”活动中,青年教师乐学善思,不仅结合新课程标准展示了扎实的课堂,还在学校“学科工作室”活动中进行了反思分享活动。这样的活动是展示,是交流,更是收获与成长,期待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以此为契机,继续潜心教学,打磨课堂,争取获得长足进步!

撰稿:各学科组、张益嘉

摄影:各学科组

审核:樊星群、徐宏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