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教师积极阅读、深度思考、多维表达,3月30日中午,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开展了“如何上有灵魂的课”科研快车道主题沙龙活动。
此次活动紧扣三个问题“怎样的教师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课是什么样的?”“上出有灵魂的课需要哪些教学策略?”展开交流探讨。
怎样的教师是有灵魂的?
欲上有灵魂的课,先做有灵魂的人。活动伊始,主持人季莹老师便提出问题“你认为怎样的教师是有灵魂的?”沈钰涌老师结合课堂实例表示,有灵魂的老师应先有育人的意识,善于利用身边资源,渗透到课堂中,给学生思考与启发;张昭老师分享了一节难忘的美术课,他觉得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能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的老师,便是有灵魂的教师;谢惊飘老师结合于洁老师的教育主张“我们的教育缺的不是完美的理想的教育理念,也不缺高科技的教学条件,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诠释了对有灵魂教师的理解。
有灵魂的课是什么样的?
有灵魂的课能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自觉,那有灵魂的课堂应该是何种样态呢?诸雨洁老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表示,有灵魂的课,除了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构思,更需要眼中有“人”,有浓浓的情感投入,才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塑造美的能力;徐梦萍老师现场演绎音乐课堂素养导向的育人理念,形象地展现她理解的有灵魂的音乐课的样态——以美润心,从韵律学习到情境体验,感悟情境中的音乐情;“有灵魂的课是充满魅力的,让孩子们意犹未尽的吧!”郭鉴涵老师说道,“是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神秘,敢于探索冒险,觉得有趣,乐于思考”。
上出有灵魂的课需要哪些教学策略?
每一门学科都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的性质与任务,精心创设活动,怎样上出有灵魂的课?需要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卢兰老师结合德法课堂典型学习方式,认为要把大情境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本领,在真实有效的情境体验中锤炼品格;韩佳文老师以自己教学“Keep our city clean”单元时亲身实践捡拾河道垃圾为例,表示要身体力行,育人先育己,以教师自身经验和魅力触发学生成长;“游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尹正东老师认为体育课堂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才是上出有灵魂课堂的关键;“上一堂有灵魂的课,方法很多,中心思想一条——美术课程以美育人。如何让学生经历、体验和领悟更重要。”陈晨老师分享道。
许惠芳副校长高度肯定了青年教师们的精心准备和积极分享,同时希望老师们要提高自身思维的深度、敏锐度,并对老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期许和展望。
许志君校长进行活动总结,她表示,教师心中要有理想——做一个有教育灵魂的人。每一位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来教学,明确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何以学会?同时要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用以学科实践为核心的育人方式,将宏观的教学理念落地为日常的教学实践。
此次主题沙龙是青年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让青年教师们在“自我发现”“自我觉醒”“自我升华”中实现专业能力的迭代升级,期待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经达变,书写青春华章!



撰稿:徐强莹
摄影:王 琰
审核: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