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项目化学习,构建积极新课堂
来源: | 作者:马洁 | 发布时间: 2024-05-24 | 57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微项目化学习,5月23日,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工作室开展了“聚焦微项目化学习,构建积极新课堂”主题研讨活动。

活动中,杨倩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杨老师别出心裁,创设 “带领徐霞客感受现代交通魅力”的大情境,并以“霞行全球通”卡贯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明交通工具的作用”“感交通工具的特性”,借助微项目化学习探究“合理规划出行方式”,助力学生做智慧的生活者。在微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热情高涨,于解决问题中激发了高阶思维,发展了核心素养。

课后,工作室成员们纷纷肯定杨老师的问题情境创设给予了学生鲜活、有趣、有意义的学习场,学生在“真探究”中有了“真收获”,获得了“真成长”。接着,老师们围绕“如何有效开展微项目化学习”,结合课例展开研讨,四位老师作讲座。

沈菊华老师的《德法课堂中如何体现教学逻辑》,强调了推进逻辑深化的教学走向,举例归纳出并列式、补充式、递进式等;刘佳老师的《微项目该怎么做?》,围绕微项目实践的三个困境,分享解决策略;陈洪艳老师的《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实践微探》阐述了完整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思考的六个维度,强调要做“使学生主动地、持续地卷入” 的项目探索;马洁老师的《“真实”出项:微项目化学习的生长因子》中指出:出项环节可以以“反思式评价表”为抓手,使学生在“评价与学习”的深度结合中“思维碰撞、生发智慧”。

此次主题研讨活动,老师们以问题探究为出发点,聚焦核心点、思考关键点、探寻突破点,实现了认知的内化、理念的强化、能力的优化。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工作室将继续保持浓厚的教研氛围,深耕专业,向卓越迈进。







撰稿、摄影:德法学科工作室

审核:马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