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锡山区小学英语新教材教学研讨暨“陈亚敏”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 | 作者:衡艳 | 发布时间: 2024-11-11 | 67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加强对新教材的教学研究,进一步落实课标进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11月8日,锡山区小学英语新教材教学研讨暨“陈亚敏”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顺利开展。锡山区小学英语研训员张心一老师,梁溪区小学英语研训员曹伟华老师,梁溪区部分骨干教师代表,锡山区“陈亚敏”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区内部分学校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积余实验学校刘心怡老师执教Unit5《She's my mother P1》。她以亲切自然的教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们进入了英语学习的乐园。课堂上,刘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如何和他人打招呼、介绍家庭成员、如何询问他人。刘老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1、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单,获取What makes a family? 2、学生通过选择How to greet/ introduce/ ask? 形成和他人见面时该如何表达的语言支架。3、学生通过新图创编,迁移创新本课语言知识。学生在任务环中,逐步建构新知,学习效果显著。

东亭实验小学张蕾老师执教Unit5《She's my mother P4》。张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张老师在“family”主题引领下,以四个教学目标为指向,设计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不同层次的活动。张老师的课堂关注到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及时做到自我评价、倾听他人或教师评价。张老师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落实育人目标。在介绍自己家庭时活动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表达实际生活,进行积极情感体验。

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研训员曹伟华老师作为特邀专家,对两节优秀课例进行专业评课指导。她首先高度肯定了两堂课,选题有价值,生动的课例展示呈现出新教材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可行路径。曹老师指出,新教材教学实践要要遵循以下几点:1、依标而教,有向度。关注学生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做到学科育人、立德树人。抓主题意义,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以Big question为引领,不断深化主题意义。2、依材而行,有精度。教师要做到“用足用好”教材,以Big question为引领,将Learning objectives和Assessment相关联,结合目标、设计活动、生成评价标准等,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3、依生而教,有温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做到理趣相生。曹老师专业且精彩的点评,为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区学科带头人、隆亭实小教科室主任尹菊芬老师做了名为《基于“做中学”理念的小学英语育人实践》的讲座。尹老师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尹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分享了45°奔跑的人生或许可以不一样,给在场的老师很大启发。然后尹老师基于“做”“学”分离的现状分析,通过知行合一,走出“做中学”困境,再到自己的学科实践,向老师们展示了“做中学”的可行路径。

研讨活动最后,锡山区小学英语研训员兼工作室导师张心一老师高度肯定了授课老师们优秀的个人素养、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可圈可点的精彩课堂。同时,张老师还对全区英语老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认真解读课标,把握理念精髓,明确要求标准再落实;二要认真研读教材,凸显板块功能,确立教学目标再落实;三要认真使用资源,理清设计意图,结合校情学情再落实。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理念与思想的碰撞,让我们一路探索一路学,一路践行一路思,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撰稿:衡 艳

摄影:费谨言

审核:樊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