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惠春韵润童心 古镇新语话传承
来源: | 作者:卢慧娜 | 发布时间: 2025-04-14 | 137 次浏览 | 分享到: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2025年4月,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的石榴娃们分批次走进无锡惠山古镇与锡惠公园,开展以“寻根江南文脉,感悟历史之美”为主题的春季社会实践活动。石榴娃们漫步青石板路,触摸千年文化脉络,更在央视春晚取景地中,发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惠山古镇,这座被誉为“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的江南古镇,以其密集的祠堂群、古桥与牌坊,成为孩子们触摸历史脉搏的课堂。

在导游的带领下,118处历代祠堂建筑与重要遗迹映入眼帘。华孝子祠、至德祠等10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祠堂,以石刻、碑文诉说着无锡家族文化的传承;范仲淹祠内的长廊、小桥与半亭,则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雅趣。在中国泥人博物馆,石榴娃们驻足于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前,从憨态可掬的“大阿福”到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仿佛能透过展柜触摸到匠人指尖的温度。那些被春晚镜头定格的经典作品,此刻正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无锡非遗的千年传承。

锡惠公园,这座集锡山、惠山于一体的城市绿肺,以其“天下第二泉”、寄畅园、惠山寺等景点,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立体的文化长卷。

在天下第二泉,孩子们聆听陆羽《茶经》中“天下第二”的典故,用惠山泉水体验茶道文化;寄畅园内,嘉树堂的飞檐、郁盘廊的回环、卧云堂的清幽,让孩子们在移步换景中领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哲学;而惠山寺的钟声、映山湖的波光,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禅意与诗意

作为春晚分会场的外延景点,石榴娃们在惠山脚下体验传统游戏,感受江南水乡的烟火气,在欢声笑语中深化了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更为这片山水胜境增添了别样活力。

石榴娃们在惠山古镇通过祠堂楹联、家谱故事,理解“忠孝传家”的家族精神;在锡惠公园,从古泉、古桥、古寺中,触摸无锡“山水城市”的基因密码。此次春季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视觉与感官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认同的启蒙之旅。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围绕“惠山文化”展开主题分享:有的用画笔勾勒寄畅园的亭台水榭,有的用文字记录古老街巷的斑驳记忆,有的以双手塑就惠山泥人的温润灵魂。这些作品不仅流淌着他们的巧思与匠心,更传递出对传统文化根脉的虔诚敬畏与炽热爱意。

未来,我校将继续以“行走的课堂”为载体,让石榴娃们在探访中传承文明,在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有底蕴的新时代少年。

撰稿:卢慧娜

摄影:各年级辅导员

审核: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