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探自然 童心筑家园
来源: | 作者:张昭 | 发布时间: 2025-11-15 | 317 次浏览 | 分享到:

秋风拂叶,桂香满径。 为引导学生在自然观察中理解生态内涵,在互动体验中培养守护意识,11月11日、13日,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来到无锡动物园,开展了以“秋韵探自然 童心筑家园”为主题的秋季社会实践活动。

秋日探秘,在观察中读懂“动物的家”

一大早,孩子们带着“动物如何适应秋天?”“它们的家需要哪些‘生态支持’?”等问题走进无锡动物园。园区层林尽染,金黄银杏叶落在熊猫馆外草坪,火红枫叶与巨鸟园边假山相映,自然的斑斓色彩为户外观察课堂铺就了温暖底色。

在嬉猴山,孩子们发现:秋天猴群会储存更多坚果,园内的攀爬架和落叶堆都是它们玩耍、磨爪的‘自然玩具’。原来猴子的‘家’不仅要有住的地方,还要有能锻炼、找食物的空间。

移步大象馆,孩子们发现,象舍一角堆着厚厚的泥土和原木。“这是大象打滚、蹭痒的地方!”饲养员解释,“大象喜欢在泥里打滚防蚊虫,秋天我们会多铺些干草保暖。”原来,动物的家也跟人一样,既舒服,也符合它们的生活习惯。

最热闹的是鸟类区。秋迁季刚过,留鸟孔雀、鹦鹉正悠闲踱步,每只鸟笼都挂着不同形状的栖木。听老师说,这是为了让不同体型的鸟都能找到合适的休息位置。原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给动物造家要尊重它们的天性。

童言童策,我为动物之“家”献妙计

“观察不是终点,思考才是关键。”出发前,各班已围绕“如果我是动物园设计师”开展过讨论。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带着小任务,为动物家园设计改进方案。

在两栖爬行馆,孩子们注意到蜥蜴展箱的灯光有些刺眼。“蜥蜴喜欢阴凉,我们可以把部分玻璃换成磨砂的,再种一些仿真苔藓,既美观又能模拟自然环境。”小组讨论后,孩子们还提议:“展箱角落可以放个小喷壶,定时喷水保持湿度,就像森林里的晨露!”

在狮虎岗,孩子们注意到东北虎的生活园区内缺少攀爬架等设施,老虎只能在平地上踱步,看着有些沉闷。“老虎天生爱攀爬、爱探索,我们可以用粗壮的原木搭建高低错落的攀爬架,再搭配几块天然岩石,既符合它们的习性又能增加活动乐趣!” 

在熊猫乐园,孩子们提议,可以用环保竹材给“加悦悦”和“瑜宝”搭建一座通风透气的凉亭,再装上个智能机械臂,定时定量投放竹笋和竹子,既贴合它们的生活习惯又能方便照料!

生态对话,从“看动物”到“护家园”

逛累了,孩子们坐在树下休息。老师告诉大家,秋天树叶落下,是昆虫和土壤微生物的食物;动物吃掉果实,帮植物传播种子——每个生命都是生态网络的一环。大家议论纷纷:如果乱扔垃圾,动物吃到垃圾怎么办?如果乱砍树,小鹿的叶子不够吃怎么办?其实,保护动物的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因为地球是我们和所有生灵共同的家园。”

这场秋日动物园之旅,不仅是自然观察课,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孩子们用脚步丈量秋日的动物家园,用眼睛发现生态的奥秘,用童真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守护之心,已在童真岁月里扎根,陪伴他们成长为“生态友好”的积极生活者。






撰稿:张园园

摄影:各班主任

审核:陈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