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小学语文学科会议暨“启航杯”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来源: | 作者:张娅 | 发布时间: 2021-03-05 | 1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进一步推进锡山区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展示青年教师们的教学风采,提升区教师队伍教学能力,3月4日,锡山区小学语文学科会议暨区“启航杯”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在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优秀课例展风采

活动伊始,四位在启航杯会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为与会老师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安镇实小的顾筱筠老师亲切自然,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频繁互动,展现了畅所欲言的课堂魅力。张泾实小的叶婉菁老师循循善诱,给予学生有效的支架来构建文本。锡山实小的席贤婧老师温文尔雅,从介绍内容和写出感想两大块带领学生写出读后感的精彩。东亭实小的张莹老师教态自然,从一个游戏导入,让学生明白读后感的组成部分,而后直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阅读积累”这两方面写好读后感,尤其是最后的伙伴共学,更是让每一位学生都亲历学习的过程,收获学习的方法。

参与互动促思考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参与式反思互动。四位老师此次所呈现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做了些许改动,他们表示,一方面是结合近阶段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则是“启航杯”会课后的再次思考。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这也正和活动组织者以赛促研、以赛促培的理念不谋而合。叶婉菁老师坦言,在过往的教学中,她发现学生思维固定,只写“我”看见的,忽略“我”所想的,只让学生说,而不呈现,学生难以书写,因而她在课堂教学中力求给学生一个“拐棍”,帮助学生写好习作。顾筱筠老师则表达了“让学生敢写”的思考与感悟。互动时,东亭实验小学的谢惊飘老师就本次三年级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在单独指导三人的细节描写后,串联起整幅画面的叙述?这一疑问随后也在陈春雯老师的讲座中得到了解答。

专家点评明方向

活动还邀请了“启航杯”的评委来到现场,现身说法,并用范例式、访谈式、讲座式的方法为参赛选手拨开习作教学的层层迷雾。

东北塘实小的陆佳玲副校长肯定了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的意义,她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地指导观察,有意识地运用语言,评价方式也需有变化,使学生在课堂上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把作文课堂当做一个礼物,一场游戏,一次聊天。甘露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周震老师采用与上课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了一场以“巧借文本,搭建支架”为主题的微型讲座,他特别指出:习作教学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言之有序、言之有法、言之有理,并按照层层递进、抓取重点的方式进行主题式聚焦和教学。

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副主任、锡山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陈春雯以“遵循规律,引导习作”为主题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针对支架式教学,她提出以下三个建议:1.选择适切的范文。2.习得具体的方法。3.解放评价的尺度。在场老师聆听后频频点头,感悟颇深。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比赛促进研讨,走向教学研究,让常态的教研活动趋于专业化。此次活动是锡山区小学语文界的一场精神盛宴,为区内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更为青年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阶梯,助力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相信每个参与活动的老师都能牢记“深耕细作,静待花开”,于三尺讲台之上大放光彩。


























撰稿:张娅
摄影:张昭
审核: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