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本真,打造境脉课堂——记我校杨倩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专题研讨活动
来源: | 作者:谢惊飘 | 发布时间: 2021-03-26 | 1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推进“境脉课堂”的校本建构,探索素养导向下的“境脉课堂”的实施路径与范式,求解如何用“境脉”应答“回归课堂”‘生活’本真,强化课堂有效‘生成’,塑造课堂鲜活‘生命’的“三生课堂”,325日,无锡市教育学会在前洲中心小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课例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前洲中心小学符卫红老师和东亭实验小学杨倩老师围绕二年级《我是一张纸》展开同课异构:前洲中心小学的符老师亲切自然,课前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大树亲近起来,了解纸张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大树,又自然引入学生校园生活,让孩子明白节约用纸的道理。我校杨倩老师由一个纸张家族的宝盒引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纸的原材料、造纸的工序、以及造纸术带来的深远影响,让孩子们为纸张代言,宣扬节约环保的理念。

课后,我校徐芳副校长对本次展示的两堂课作点评,并对未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推进做了五点建议,她认为教师应当遵循教材逻辑,合理确定课时目标;突出年段特点,尽量使用直观教学;明确自己的需求,有机筛选网络资源;兼顾环境变化,适当减少课前铺垫以及要立足团队力量,精心打磨校本课堂。
    最后,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烨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了肯定,他提出我们教师应有课程育人的理念,立足“大”概念,“大”单元,教学要有立意、有情意、有新意,要能抓住学科中典型学习行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穿透心灵的情感抵达。在场教师聆听后感悟颇深,受益良多,纷纷表示要将体会感受付之行动,相信未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会更加精彩纷呈。







撰稿:谢惊飘

摄影:谢惊飘

审核: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