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对象】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诸巷,其前身是新四军挺进苏南东路地区进行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指挥部,现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寻访纪实】
习爷爷曾寄语少年儿童:“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为了践行习爷爷的嘱托,坚定队员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5月23日下午,三4班春笋中队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的红领巾寻访活动。
活动中,少先队员们实地参观了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仔细观看了每一块展板、每一件实物资料并认真做着记录,进一步了解了新四军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队员们在感叹战争岁月艰苦卓绝的同时,接受了一次生动直观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深刻地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奋斗拼搏的信心和决心。
实地参观后,队员们集中观看了《锡北1941》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片。通过参观学习,队员们感受到新四军作战时期环境的艰苦,装备的简陋,同时感受到如此艰难环境下取得抗战胜利果实的不易。大家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更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生活,学习革命先烈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从小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队员心语】
路昊青:5月23日,天空阴雨绵绵,我们“春笋中队”的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重温了抗日战争光辉历史。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抗战时代艰苦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手榴弹、大刀,军服等记录了新四军英勇抗日的铁军精神。我们真切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传统,刻苦学习,长大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高梵:2021年5月23日,在家长们的带领下,我们三4班的队员们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各个展馆,新四军战斗时和生活所用的物品一件件都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能想象到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生存的艰难,战斗的疾苦。通过参观和学习,我们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凭吊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我们参观纪念馆的目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勤奋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张苏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意志,这就是铁的精神。潭震林、钱敏、朱全林、叶挺、项英……从他们的事迹中,我感受到于那视死如归的品质。“99颗子弹射向敌人,留取1颗子弹用于自己”袁国平这样说。“革命者流血不流泪”,李珉也说道。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幸福的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学习革命者们铁一般的精神。
王嘉朗:今天我和队员们来到六师师部参观,首先我们看了短片,了解了六师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新四军打仗的装备,只有985老步枪和一个大背包,其他都是缴获来的。我不由感叹,当时条件那么艰苦,但是新四军不怕苦,不怕累,与日军周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啊!我还看到了新四军帮助人们的照片,帮百姓收麦子、搬布匹;还看到一位旅长打碎了百姓的碗主动赔钱。我想新四军果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真令人敬佩!
寻访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他们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继承和弘扬先辈不畏艰难、勇于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长大后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出贡献。
撰稿:王嘉朗妈妈
摄影:家长志愿者
文字整理:三(4)春笋中队辅导员
审核:华寒萍 季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