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4日,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开展行政管理团队能力提升培训。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力,构建良好的管理生态,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学校校长室、中层行政和学科组长等教师全程参与活动。
专家领航
下午老师们到达目的地后,稍作调整,立即进入培训。首先参观了美丽的校园:粉墙黛瓦、亭台楼阁无不透露着“苏式”校园的特质。学校曹铃校长向东亭实小的老师们传达了浸润学科知识,传承吴越文化的办学理念,介绍了由指向习惯养成的思政教育、指向素质提升的教育活动、指向个性发展的延伸课程组成的课程架构。
江苏省特级教师惠兰老师以《基于文化特质的课堂建构与实践——以“苏式学校”为例》为题,将自己的教育观与文化观向在场教师娓娓道来。她指出在三区融合的大背景下,姑苏区全面推进“苏式学校”建设的历史源起、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路径、课堂教学的初步认识及内涵等内容,让全体与会教师对“苏派教育”“苏派教学”“苏式学校”中表达出来的尊重学生个性、重视传统文化涵育、整体设计环境育人、自觉唤醒苏式味道有了深入地认识。
第二天,江苏省特级教师刘玮校长向大家分析了校园德育与儿童生活的割裂、形式化的活动呈现校园德育的浮华与失真及学科化的活动逻辑让校园德育路径变得狭隘与疏离等一系列现象,提出了要在价值定位上,构建从“特色创建”走向“生命成长”;从“道德灌输”走向“文化影响”;从“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德育活动,重在引领儿童回归生活世界,让德育像水一样流淌。









交流感言
一场场讲座,一个个理念,无不打开老师们对教育的再认识。
张婷:曹校长的讲座彰显着学校优秀的办学和育人理念,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虽不大,建校时间也不长,但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五育课程和行知课程群,建构了课内和课外、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并行的课程模式,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作为弘扬地域文化的阵地,让教育回归本质,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
季超:学校的课程建设包含课程环境、课堂架构、课堂实施和课堂评价,四位一体既有高位的理论支持,亦有落到实处的校本化实践。苏式教育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我想,这种魅力就源于对苏式文化的传承,让教育浸润于文化之中。
程鸣奕:惠主任的讲座却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苏式课堂”:精致、灵动而又朴实,充满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我想,无论是苏式课堂还是锡式课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追求,始终应该以生为本,为学而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蔡敏洁:惠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比喻:“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就是那一锅老汤,所有的食材放进去,出来后自带芬芳。”东亭实小这座“敏求”文化浸润的百年老校也是如此,在积极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每一个东小人都积极向上。
苏丹:刘校长以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活动育人的例子像大家展示了德育的新样态,体现了他的教育主张:让德育像水一样流淌——有源、有持、有容。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教育人,在校园这一活泼泼的地方,培养出一群活泼泼的学生,回归生命能动的样态!
姚凌燕:听了刘玮校长的讲座,真正觉得受益匪浅。回归生活世界,让孩子在生活世界中得到个体生命发展的丰富性和无限可能性,孩子才能真正获得道德实践能力。
钮丽花:讲座中的视频《我的不会妈妈》让我十分感动,让我重新理解了我校“回归儿童本性”的德育理念,也明确了自己探索和前进的道路:做赋予体验性,有生活实践性的德育,也希望自己也能做“活泼泼地”德育,做一个有水一样气质属性的老师。







与书为友
培训活动的最后一站,老师们来到了诚品书店,现代化的设计,舒适的阅读环境,独特的气质,优雅的音乐、耐读的精品……让平时忙碌的心灵慢慢沉静,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完成了“阅读”与“悦读”自然的传递与转换。老师们沉浸其中,寻找那本与自己精神世界相匹配的教育“辞典”。阅读,一定会让教育之路与众不同!


本次培训体现了学校对于提升中层干部领导力,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心。强基础、建高原、攀高峰,学校将努力践行“过一种积极的学校生活”的办学理念,积极深入校园文化打造,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撰稿:魏舟静、张益嘉
摄影:唐瑞
审核:徐芳